
研究方向: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先秦诸子思想;西方法律思想史
1.个人简介
马腾,广东汕头人,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法学博士;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东方法律文化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法律古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墨子学会理事、中华司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法学理论、中国法律史、先秦诸子思想,曾获首届曾宪义先生法律史奖学金学术俊秀奖、第十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著有《儒法合流与中国传统法思想阐释》《墨家“兼爱”法思想的现代诠释》等,译有《道德的法律强制》《申不害》《中国思想》《知识产权批判史》《道家与中国治道》,在《现代法学》《政法论坛》《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撰有资政报告多篇,得到中央部门采纳和中央领导批示。
2.学习经历
(1)2001-2004年 汕头市第一中学
(2)2004-2008年 中山大学法学院 法学学士
(3)2007-2007年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第二校园学历
(4)2008-2010年 中山大学法学院 法学硕士(法律史)
(5)2010-2013年 中山大学法学院 法学博士(法学理论)
3.工作履历
(1)2013-2020年 历任厦门大学法学院讲师、副教授、法律史教研室主任
(2)2020-今 历任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理论教研室主任
4.研究领域
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先秦诸子思想;西方法律思想史
学士论文:《申子刑名论与任法观发微》
硕士论文:《墨家“兼爱”的法价值诠释》
博士论文:《儒法分合及其对中国传统法思想的影响》
5. 主持项目
(1)《墨家法律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2015)
(2)《软法之治与社会治理创新——鼓浪屿经验(三)》,厦门市鼓浪屿管委会委托横向项目(2015)
(3)《朱子法律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FC2015C037),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
(4)《墨家“兼爱”法思想的现代诠释》(15FFX020),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5)
(5)《出土文献与先秦诸子法律思想研究》(17CFX05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7)
(6)《先秦诸子思想的规范理论视角研究》,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2018)
(7)《党内法规在党的百年发展史中的地位与作用》,暨南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项目(2021)
(8)《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特区法律的备案机制研究》(0BYB21013),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项目(2021)
(9)《中国古典法律思想发展史》(21FFXB004),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21)
(10)《中国传统德刑礼法思想研究》(21SFB4020),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021)
(11)《中国法律思想史专题》,暨南大学一流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2023)
(12)《中国法律史》,暨南大学“金课”项目(2023)
(13)《台湾“去中国化”背景下的历史教材研究》(JNXT2023010),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023)
(14)《法科研究生深度培养模式探索》(YDXS2405),暨南大学“大先生培育计划项目”(2024)
(15)《中国法律思想史》,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25)
6. 出版著作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研究》(参著),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2)《依法治国新常态》(参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
(3)《道德的法律强制》(独译),中国法制出版社(法哲学文库)2016年版
(4)《儒法合流与中国传统法思想阐释》(独著),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5)《墨家“兼爱”法思想的现代诠释》(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6)《申不害:公元前四世纪中国的政治哲学家》(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2019年版
(7)《新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8)《中国思想》(独译),香港三联书店2023年版
(9)《知识产权批判史》(独译),商务印书馆2024年版
(10)《道家与中国治道》(第一译者),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2025年版
(11)《儒法思想与中国古典法律思想发展史论略》(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5年版
7. 发表文章
(58)《墨子规范正义观论析》,《法律史评论》(CSSCI)2025年秋季号。
(57)《墨守成规:<墨子>“城守各篇”的法律理念与规范》,《当代法学》(CSSCI)2025年第4期
(56)《<管子>整全规范理论体系试绎》,《管子学刊》2025年第2期
(55)《“以法为教”:新出汉简<功令>所见汉初法律考试制度初探》,《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25年第1期
(54)《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建设机制研究》,《汕头大学学报》2024年第8期
(53)《论墨家“尚同”的政法思想》,《墨子学刊》(创刊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4年
(52)《慎子君道思想论析——上博简<慎子曰恭俭>与传世<慎子>合观》,《诸子学刊》(CSSCI)第二十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
(51)《“刑名”的含义》(译文),《法律文化论丛》第13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23年
(50)《墨子“明鬼”论与先秦“赏善罚暴”法律观念的盛兴》,《南京师大学报》(CSSCI)2023年第5期
(49)《慎子学黄老“无为”治道析论》,《中原文化研究》2023年第5期
(48)《论中国复仇制度的规则化——以唐为中心》,《中西法律传统》2023年第3期
(47)《秦朝法律思想形态的构建与瓦解——“儒法竞合”的意识形态话语解释》,《广东社会科学》(CSSCI)202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2022年第11期全文转载)
(46)《清华简<治邦之道><治政之道>新见贤能政治理念》,《法律史评论》(CSSCI)第18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45)《管仲法思想与实践诠述——传世文献及清华简<管仲>合观》,《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22年第6期
(44)The Persistence and Change in China’s Healthcare Insurance Reform: Clues from Fiscal Subsidy Policies Made for Settling COVID-19 Patients’ Medical Costs, Risk Management and Healthcare Policy(SSCI), 2022,15
(43)《中国传统复仇制度与现代法治的矛盾与平衡——以张扣扣复仇杀人案为引入》,《东北亚法研究》(韩国)2021年第1号
(42)《子产礼义与变法新诠——<左传>与清华简<子产>互证》,《四川大学学报》(CSSCI)2021年第2期
(41)《清华简政论彰显贤能制度理念》,《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6日
(40)《论清华简<治邦之道>的墨家思想》,《厦门大学学报》(CSSCI)2019年第5期
(39)《德富林是对的:法律与道德强制》(译文),《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31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
(38)《儒家子思学派的性情论与法思想》,《文史哲》(CSSCI)2019年第1期
(37)《儒法之间:道家哲学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现代法学》(CSSCI)2017年第2期
(36)《墨家“节用”之法新诠》,《原道》(CSSCI)第33辑,湖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
(35)《论朱熹“以严为本,以宽济之”的法律执行理念与实践》,《东北亚法研究》(韩国)2017年第1号
(34)《新自然法学法治论之旨趣及启示》(第二作者),《广东社会科学》(CSSCI)2017年第1期
(33)《中国传统法思想形态新探——以晋<律注表>为中心》,《法制与社会发展》(CSSCI)2017年第1期
(32)《现代法学科班中的传统法研习——以厦门大学法律史轮读会为例》,《厦门大学学报》(CSSCI)2016年“教学改革专辑”
(31)《墨家“兼爱”之创议及其法哲学演绎——从<兼爱>三篇到“墨辩”后学》,《现代法治研究》2016年第2期
(30)《礼学传承与君权政治——子夏氏之儒对法思想史的影响》,《华东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16年第2期
(29)《中国秦朝和西汉的法律与传播》(译文),《法律史译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
(28)《申不害刑名法术思想及对传统治道的影响》,《政法论坛》(CSSCI)2015年第6期
(27)《宗儒任法:儒法转捩中的吴起思想》,《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CSSCI)2015年第4期
(26)《杂家尸佼与战国法思想研究》,《现代法学》(CSSCI)2015年第5期
(25)《由儒入法:李悝法思想旨趣及变法实践》,《晋阳学刊》(CSSCI)2015年第3期
(24)《儒法意识形态之文化史漫谈:以殷周巫史王官文化为线索》,《殷都学刊》2015年第1期
(23)《儒家法思想之君权论三题》,《中西法律传统》第10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
(22)《墨家平等思想探析》,《法学评论》(CSSCI)2014年第3期
(21)《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的历史资源与当下意义》,《岭南学刊》(CSSCI)2012年第5期
(20)《先秦法思想之名学框架略诠——从孔子的正名主义到申韩的刑名之论》,《北方法学》(CSSCI)2012年第6期
(19)《道家法思想的大和本质》,《社会科学家》(CSSCI)2012年第1期
(18)《近代比较法研究的格义附会现象分析》(第二作者),《司法》第7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
(17)《民国时期的分析法学与形式法治论》(第二作者),《北理法学》第1卷第1辑,法律出版社2011年
(16)《经义决狱与中国古代司法传统》,《亚洲研究》(韩国)第13辑
(15)《墨学渊源体系新论》,《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14)《儒法法律观的融通——以转关人物为中心》,《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3)《爱与正义关系理论研究》,《中山大学法律评论》(CSSCI)第9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2011年
(12)《墨家“兼爱”思想的法权利观阐释》,《中山大学学报》(CSSCI)2011年第2期
(11)《儒家“中庸”之传统法文化观照》,《北方法学》(CSSCI)2011年第2期
(10)《基督教“圣爱”与墨家“兼爱”》,《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法律出版社2011年
(9)《墨子“尚同”内涵新探》(中韩双文),《东西思想》(韩国)2010年第8期
(8)《法家思想之墨学源头》,《中山大学法律评论》(CSSCI)第8卷第1辑,法律出版社2010年
(7)《墨子尚同论辨析》,《广东法学》2010年第2期
(6)《春秋决狱论》,《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第二作者),长春出版社2009年
(5)《儒法法律观的融通》,《中国法律传统与法律精神》,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4)《申子刑名论与任法观发微——兼论“法”与“术”》(第二作者),《中山大学法律评论》(CSSCI)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
(3)《族刑的法文化诠释》(第二作者),《广东社会科学》(CSSCI)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
(2)《中华法系价值论综述》,《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8年第4期
(1)《浅议明朝廷杖》,《学习月刊》2006年第7期
8.学会任职
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东方法律文化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法律古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墨子学会理事
中华司法研究会理事
广东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9.其他兼职
2011-2013年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编辑
2014-2020年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学科编辑
2014-今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厦门)兼职律师
2015-今 厦门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法律顾问
2016-2020年 《现代法治研究》学科编辑
2018-2020年 福建省法学法律人才库专家
2018-2020年 厦门市“鹭江讲坛”讲座教授
2018-2022年厦门市足协道德与公平竞赛委员会主任
2019-今 《法律史评论》编委
2021-今 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2021-今 《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编委
2020-今 知识产权名著丛书编委
2022-今 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2023-今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2023-今 韶关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2023-今 汕头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专家委员会委员
2024-今 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
2025-今 《管子学刊》编委
10.荣誉奖励
中山大学一等奖学金(2005/2006/2007)
中山大学长江企业奖学金(2006)
挑战杯校赛、省赛、国赛奖(2006-2007)
国家奖学金(2007)
中山大学优秀毕业生(2008)
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2009)
中山大学平安一等奖学金(2009)
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奖学金(2009)
中山大学安华理达奖学金(2011/2012)
中山大学笹川奖学金(2012)
国家奖学金(2012)
外国法制史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2)
首届曾宪义先生法律史奖学金学术俊秀奖(2013)
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奖(2015)
厦门大学建设银行奖教金(2017)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018)
中国墨子学会优秀成果奖(2018)
厦门大学中国银行奖教金(2020)
指导福建省优秀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20)
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公示候选人(2023)
第十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2024)
暨南大学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粤ICP备 12087612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兴业大道东855号暨南大学知识产权楼
邮箱: ojf@jnu.edu.cn
FOLLOW US
学院党建微信号
学院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