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凯

  • 职称:副教授
  • 邮箱:

个人简介



一、姓名:陈贤凯


二、籍贯:广东


三、学习经历:

  (1)中山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 法学学士

  (2)中山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 法学硕士

  (3)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法学院法学专业 法学硕士(LL.M.)

  (4)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专业 法学博士


四、工作经历:

   2015年7月至今 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五、院内现任职务:院长助理,知识产权系系主任、法治广东智库研究员


六、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


七、发表论著(论文、专著):

  论文:

  (1)《商标问卷调查的司法应用——现状、问题及其完善路径》,载《知识产权》2020年第9期;

  (2)《财产的历史形态及其演进动力》,载《师大法学》2018年第3期;

  (3)《驰名商标淡化的科学测度》,载《知识产权》2018年第2期;

  (4)《品牌海外发展的基础、挑战与应对》,载《法治社会》2016年第6期;

  (5)《商标混淆调查中的关键向度》,载《暨南学报》2013年第10期;

  (6)《商标通用性的数字证成》,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7期; 

  (7)《商标混淆的科学测度——调查实验方法在司法中的运用》,载《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第二作者,与中山大学谢晓尧教授合著); 

  (8)《维权代理的市场逻辑——李智勇反盗版的样本意义》,载《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4期(第二作者,与中山大学谢晓尧教授合著); 

  (9)《慎重对待职工在职期间的不竞业义务》,载《法治论坛》2011年第3期; 

  (10)《千橡公司为什么未侵犯注册商标权?》,载《法治论坛》2011年第1期; 

  (11)《知识的产权革命——知识产权立法的“中国奇迹”》,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第二作者,与中山大学谢晓尧教授合著)。


专著:

(1)独著:《用数字说话:商标调查实验的司法应用》,知识产权出版社2021年版。


  译著:

  (1)[美]斯图尔特·班纳著:《财产故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一译者,与对外经贸大学许可博士合译)


八、承担课题: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数字审判:商标调查实验的司法应用》,项目编号:20YJC820008(2020年);

  (2)主持暨南大学第二十一批教改项目拟立项名单(特色“金课”专项):《多元教学方法在“著作权法”课程中的综合应用研究》,(2019年);

  (3)主持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消费者权益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研究》,项目编号:GD18XFX09(2018年);

  (4)主持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项目编号:2017WQNCX003(2017年);

  (5)主持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项目编号:17JNQN019(2017年)。


九、承担项目:

  (1)主持团省委广东省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委托项目:《<广东省青年创新创业促进条例>(草案)专项调研》(2019年);


十、实践成果:(1) A3类应用成果1项。


十一、所获荣誉与奖励:

  (1)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教学校长奖新任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2017年暨南大学优秀本科班主任;

  (3)2017年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卓越班主任;

  (4)2018年暨南大学优秀本科班主任。 

  (5)2018年杜宝庆法学教育发展基金“卓越班主任”;

  (6)2019年章源钨业有限公司法学教育发展基金“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

  (7)2022年广东省第六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省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