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附博导简介)

发表时间:2023-12-01 文章来源:法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计划

2024年我院拟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2人,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招生人数为拟招生计划,即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与统一考试三种招生方式的拟招生总数。

三、报考基本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四)考生若持国(境)外高校学位证书,须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试时须提交认证书;

(五)两名报考学科专业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信;

(六)身心健康,达到国家体检与学校心理测试要求;

(七)考生均须承诺自己的报考信息真实有效。否则,学校将取消考生报考或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

四、招生方式与相关要求

根据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的要求,2024年我院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有三种: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与统一考试,录取类别均为全日制非定向,专项计划按照国家计划执行。为让考生及时了解各类招生信息,实行分时分类报名录取,先举行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的报名与复试,拟录取名单公示后,再开展统一考试的报名录取工作。

重要提示:通过年度招生计划审核且具有招生指标的博士生导师可自主选择招生方式。

(一)申请审核制

考生网上报名后,提交学校规定的申请材料,审核通过者,直接参加专业面试,择优录取。

1. 招生对象:

基本条件符合2024年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相关规定要求,并具备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应、往届学术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名,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全日制。

2.网上报名时间:

2023年11月13日—12月13日,请登录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境内博士招生报名系统报名,招考方式须选择申请审核制。 

3.提交申请材料清单:

(1)一份学习与学术研究的简要经历(自本科起);

(2)一份本科与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须就读单位盖章);

(3)一本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往届生)或论文摘要(应届生);

(4)一篇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代表作和其他可证明科研能力的材料;

(5)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自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中心下载);

(6)一份最高学位证书、相关获奖证书及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7)两封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信;

(8)博士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简表;

(9)政审表(可自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中心下载);

(10)学院招生工作细则要求的其他材料。

4.审核基本要求:

(1)专业基础扎实,学习成绩优秀;

(2)符合以下学术条件之一:

①已公开发表至少1篇法学学科领域专业学术论文(考生为第一作者或考生导师为第一作者、考生为第二作者;考生在CL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不受此限。);

②法学专业领域国家二级学会全国学术年会论文获二等奖及以上(考生为第一作者或考生导师为第一作者、考生为第二作者);中国法学家论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中国法治论坛、中国法学会七大区域法治论坛年会获三等奖及以上;其他法学专业领域省部级以上学术类竞赛中获三等奖及以上(需有获奖证书且排名前三);

③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并取得结项证书(以结项证书署名为准,国家级科研项目排名前三名、省部级科研项目排名前二名);

(3)无学术不端行为,政审合格。

5.材料提交时间与方式

考生须将上述材料按序整理成册,于2023年12月14日前向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递交或邮寄两份,一经受理,恕不退回。若材料不全,则不予受理。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申请者提供申请材料原件以供查验。一经发现申请材料不实,则取消申请或录取资格。

6.审核成绩及格要求

2023年12月20日前,学院组织本专业不少于7位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分别给出外语水平、专业素质、研究潜力三个方面的成绩(总分300分,每部分100分)。实行每位导师独立评分,分别去掉单项最高分与最低分,计算各项平均分,再计算总分。按总分由高到低排序,确定复试名单。  

7. 在职考生报考我校,如被录取须辞去原单位工作,并按规定时间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全脱产学习。如若不能按规定以全日制非定向方式攻读,则取消录取或入学资格。

 (二)硕博连读

1.招生对象:

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暨南大学非定向学术型在校硕士生,一年级在校硕士生、延期毕业者不可申请,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全日制。

2.网上报名时间:

2023 年11月13日-12月13日,请登录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境内博士报名系统报名,招考方式须选择硕博连读。

3.提交申请材料清单:

(1)一份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2)一篇学术论文代表作和其他可证明科研能力的材料;

(3)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

(4)一份最高学位证书、相关获奖证书及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5)两封具有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信;

(6)博士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简表;

(7)政审表(可自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中心下载);

(8)学院招生工作细则要求的其他材料。

4. 审核基本要求:

(1)学位课成绩平均分80分以上;

(2)一篇代表性专业学术论文;

(3)无学术不端行为,政审合格。

5.材料提交时间与方式

考生须将上述材料按序整理成册,于2023年12月14日前向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递交或邮寄两份,一经受理,恕不退回。若材料不全,则不予受理。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申请者提供申请材料原件以供查验。若发现申请材料不实,将取消申请或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则取消学籍。

6.审核成绩及格要求

2023年12月20日前,学院组织本专业不少于7位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分别给出外语水平、专业素质、研究潜力三个方面的成绩(总分300分,每部分100分)。实行每位导师独立评分,分别去掉单项最高分与最低分,计算各项平均分,再计算总分。按总分由高到低排序,确定复试名单。   
       (三)统一考试

1. 招生对象:

符合第三条基本报考条件者,均可报名。科学学位各专业仅招收录取类别为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录取为非定向的考生(含在职报考博士研究生考生),须辞去原单位工作,并按规定时间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全脱产学习;如若不能按规定以全日制非定向方式攻读,则取消录取或入学资格。专项计划按照国家计划执行。

2.网上报名时间: 

2024 年2月26日- 3月29日,请登录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境内博士招生报名系统报名,招考方式须选择统一招考。

特别提示:报考前,请各位考生特别留意各专业及导师通过申请审核制与硕博连读方式已招生的情况。招生指标已完成的专业,则不再通过统一考试方式招生。

3.初试时间:

2024年4月13日- 4月14日

4.初试科目:

外国语、两门专业课

5.复试须提交申请材料清单:

(1)一本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往届生)或论文摘要(应届生);

(2)一篇学术论文代表作及其他可证明科研能力的材料;

(3)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

(4)一份最高学位证书、相关获奖证书及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5)两封具有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信;

(6)博士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简表;

(7)政审表(自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中心下载)。

上述材料请按序整理成册,具有复试资格考生提交两份至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一经受理,恕不退回。若材料不全,则不予受理。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申请者提供申请材料原件以供查验。若发现申请材料不实,将取消申请或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则取消学籍。

五、复试与拟录取

(一)时间与方式

1.申请审核制与硕博连读复试于2023年12月下旬完成。

2.统一考试复试将在2024年5月上旬举行,详见暨南大学研招网与学院通知。

3.复试以面试为主,可视需要实行笔试。

4.每位考生复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其中每人不少于15分钟学术情况汇报(PPT形式)。

5.不少于7位专业导师对考生进行面试,独立评分,分别去掉单项最高分与最低分,计算各项平均分,再计算总分。

(二)成绩与拟录取

1.初试(或材料审核成绩)与复试成绩权重分别为50%。

2.复试范围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0%,不高于300%;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上线人数低于200%的,可按实际比例复试。

3.以专业或研究方向为单位,由初试成绩(或材料审核成绩)与复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复试总成绩,按照复试总成绩排序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公示后,师生互选。

六、信息查询及联系方式

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址https://yz.jnu.edu.cn/

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址https://law.jnu.edu.cn/

申请材料邮寄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兴业大道东855号暨南大学知识产权楼809(建议优先使用EMS快递方式递交申请材料)。

邮政编码:511436

联系人:黄老师、林老师,联系电话:020-37330531

七、招生目录

专业与研究方向

导师

考试科目

030101法学理论

01(全日制)法理学

马腾

沈太霞

①1001英语

②2017法学理论

③3071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

02(全日制)知识产权理论

徐瑄

03(全日制)中国法律思想史

马腾

04(全日制)党内法规

郭宗杰*

马腾

沈太霞

030105 民商法学

01(全日制)民法学

崔建远

汤文平

①1001英语

②2017法学理论

③3072民商法原理

02(全日制)商法学

朱义坤

03(全日制)电子商务法

刘颖*

04(全日制)比较民商法学

朱义坤

汤文平

李健男

030107 经济法学

01(全日制)经济法原理

郭宗杰

①1001英语

②2017法学理论

③3073经济法原理

02(全日制)竞争法

郭宗杰

费兰芳

03(全日制)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郑晓珊

030109 国际法学

01(全日制)国际经济法

刘颖

李健男*

①1001英语

②2017法学理论

③3074国际法原理

02(全日制)国际电子商务法

刘颖

03(全日制)国际公法

刘颖

程荃

04(全日制)国际刑法

张鸿巍

(打*号导师本年度不在该招生方向招生)

  

         八、导师简介(以招生目录顺序排序)


      (一)法学理论


马腾男,广东汕头人,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法学博士;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东方法律文化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法律古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墨子学会理事、中华司法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学理论、中国法律史、先秦诸子思想,曾获首届曾宪义先生法律史奖学金学术俊秀奖。著有《儒法合流与中国传统法思想阐释》《墨家“兼爱”法思想的现代诠释》,译有《道德的法律强制》《申不害》《中国思想》《知识产权批判史》,在《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及省部级项目若干。

  招生方向:法理学、中国法律思想史


沈太霞,女,河北阳原人,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和法国先贤祠-索邦大学;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一国两制”法律研究所研究员,香港大学、澳门大学、欧洲人权法院、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理事,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广东省人权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港澳研究会理事;入选广东省立法工作人才、广东省反恐怖防范应急咨询专家;在国际SSCI 期刊Sage Open,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Asian Journal of WTO & International Health Law and Policy 等知名期刊发表过涉及中国法治、人权的代表性论文;学术代表作有:《守卫人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二十年(1997-2017)》《人权的守卫者:欧洲人权法院个人申诉制度》、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Rights Education in Greater China、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Human Dignity by Hong Kong’s Courts等。主持2项涉及港澳法治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2项涉及港澳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8项。担任国际期刊Hague Journal on the Rule of Law,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以及Asia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等知名期刊特约审稿人。

招生方向:法理学、中国法律思想史


徐瑄,女,江苏赣榆人,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技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  事、广东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2012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首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2016年获评广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哲学研究》《中外法学》等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创建了知识产权“对价理论”理论,揭示了知识产权的对价机制和立法原理,出版《知识产权的对价理论》等专著;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题目等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招生方向:知识产权理论


(二)民商法学


 汤文平,男,湖南新宁人,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典分编(物权编)草案建议稿起草小组成员,受邀参加有关立法研讨二十余次,为民法典编纂善尽绵薄之力;长期担任广东省三级法院业务集训导师。2020年被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暨广东省法学会授予“广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主要研究民商法、法理学。为学首重功力素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民法各部与基础法学融会贯通,以民法制度研究为根据地,向法学方法论、判例制度、司法体制改革及法治中国建设理论等层层拓展,追求“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整体风格。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清华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商研究》等刊发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青年项目等课题多项。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业余潜心儒学、书法,尤擅草书。

招生方向:民法学、比较民商法学


朱义坤,男,四川仪陇人,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统战部咨询专家、全国人大港澳基本法研究领导小组成员等。主要从事商事法、社会信用及港澳台侨法研究,引入法经济学、法社会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等交叉学科视角,相继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发表标志性学术成果;率先推出中国法全英著作系列;主持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各1门;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多项。

招生方向:商法学、比较民商法学



李健男,男,湖南新宁人,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曾在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从事财政经济管理和金融法制工作,具有律师和注册会计师资格;现任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法律合作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国际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金融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金融学会金融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港澳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私法、金融法与国际金融法,在《中国法学》、Hague Journal on the Rule of Law、《法学》《法律科学》《国际贸易问题》等法学和经济学类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著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担任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国际私法》(李双元主编)的副主编,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一般项目、教育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人民银行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

招生方向:比较民商法学 

 

(三)经济法学


郭宗杰,男,河南南阳人,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暨南大学竞争法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经济法、竞争法、政府规制改革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以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广东省社科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著有《行政监管与反垄断法规制研究》《行政性垄断之问题与规制》等专著;兼任亚洲竞争协会理事、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法学会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学研究会会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专家库专家、行政执法专家库专家,山东、贵州等省市公平竞争与反垄断咨询专家,广东省市场监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法学会首席咨询专家等。

招生方向:经济法原理、竞争法



费兰芳,女,湖北宜昌人,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美国杜克法学访问学者;兼任广东省竞争法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经济法学会理事;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横向项目;在Computer Law and Security Review、Medical Law Review等国内外一流期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获得SSCI收录,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及经济纠纷争议解决。

招生方向:竞争法






郑晓珊,女,河北唐山人,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兼任广东省社会法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理事,被中国法学会评为“中国法学会研究会青年人才”。多年来始终潜心学术,成果丰硕,特别是在社会法、劳动法领域,其研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荣获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先后出版有《工伤保险法体系——从理念到制度的重塑与回归》《民法与劳动法之协调联动》等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个人专著;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清华法学》《法学》《政治与法律》等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法学类CSSCI刊物发表10余篇,文章知网下载率2万有余,引用量超过300,其中多数文章又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经济法网、中国理论法学研究信息网、中国卫生法网及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网等重量级学术网站大量转载,在相关领域内形成较高学术影响。

招生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四)国际法学


刘颖,男,湖北武汉人,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兼任辽宁大学法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广州仲裁委员会数字贸易纠纷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委员,广东省法学会网络与电子商务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际法与国内法视野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141)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博士论文《电子资金划拨法律问题研究》是我国首篇以网络法为题为博士论文,2010年获第三届钱端升法学研究奖二等奖。从2015年至今,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出席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工作组历届会议,参与立法工作。

招生方向:国际电子商务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



程荃,女,安徽滁州人,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暨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可持续能源与治理中心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国际法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国际能源法研究方面成果较为突出,曾获得暨南大学马万祺科研奖。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项目、广东省节能专项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相关课题,在国际能源应急合作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已出版相关个人专著2部(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在SSCI、SCI、CSSCI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参著国际法著作多部,形成了较为突出的个人研究特色,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现为广东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会员、美国南方政治科学学会会员。

招生方向:国际公法



张鸿巍,男,安徽合肥人,暨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学博士;兼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SSCI)编委、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SSCI)编委,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妇儿工委办智库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听证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顾问,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等。研究旨趣为刑法学、定量犯罪学与法律实证、少年家事法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等课题研究40余项。发表SSCI期刊论文近30篇、CSSCI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独著5部、随笔集3部,主编国家级教材1部。被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评为“优秀法律诊所课程教师”,为广东省一流本科生课程《未成年人法学》负责人,获广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等。获省部级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获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学院“杰出校友奖”。

招生方向:国际刑法